江苏恒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文版ENGLISH

银杏知识

银杏知识

您的位置:首页 > 银杏知识 > 银杏知识

银杏急性中毒如何诊断

来源:江苏恒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8-01-17 访问量:

银杏急性中毒如何诊断

    银杏果又称白果,为银杏科落叶乔木银杏的种子,核内有黄绿色种仁,富有滋养质,味带香甜,可以煮食或炒食。白果也含有有机毒素,其肉食外皮含白果酸,核仁含白果二酚(bilobo1)和白果酸。
      
白果中的有机毒毒能溶于水,毒性强烈,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可作用于胶质细胞,使脑组织充血水肿,渗出,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并引起末梢神经障碍。据文献报道:婴儿连食10枚左右即会受道损伤。因此,应谨慎食用或避免生食。
      
据专家测算,37岁小儿连食3040枚,则可发生严重中毒现象,甚至死亡。年龄愈幼,解毒能力愈差,愈易发生中毒。发生银杏中毒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和精神症状,如昏迷、抽搐、甚至脑电活动异常,且均为幼儿、小儿和老年人,解毒能力较弱,神经系统功能不够完善有关。

      
银杏中毒患者出现的紫绀与频繁抽搐、烦燥氧耗增加有关;血白细胞升高及发热与合并感染及中毒后应激状态有关。白
果中毒的潜伏期为112hL2J,本组最短者1h,平均5-8h,潜伏期无明显症状,往往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凡食人白果后出现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者要高度警惕白果中毒。

      
白果中毒无特异解毒药,治疗主要是洗胃、补液、止惊和加强心肺脑功能监护和处理。本组患者A院距食白果时间多在
5h
以上,未予洗胃。但如出现症状距食白果时问较短且神志清楚无抽搐,则主张催吐或洗胃。如果银杏中毒患者进食白果量较大,可通过积极补液、止惊、脱水、利尿等综台治疗均获治愈。白果毒素遇热能减少毒性,故生食者更易中毒。

      
不可用口剥生银杏果,以免发生中毒,因为生银杏汁经ISI腔粘膜吸收中毒。或者未炒熟,其毒性高且加热不彻底,
因此也极易中毒。

      
银杏果是好东西,但是切不可食用过量,过量则吸收了过多的毒素,一定要控制好。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763号